半岛综合体育从一把笤帚扫街到机械化、组合式、立体化保洁;从垃圾乱堆乱放到垃圾分类、垃圾全链条全覆盖收运;从外观老旧、设施简陋的公厕到“品质之城”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……蓬江环卫工作如今已变成“人工+机械”综合模式,作业效率和保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。
细数蓬江环卫事业发展近30年,中心城区环境持续改善,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,其变化的背后,是蓬江区为推进城乡协同发展,改善城乡整洁风貌的实际行动;是蓬江环卫人爱岗敬业、勇于吃苦的坚持认真,更是党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、共建美好城市的齐心协力。
“晴天一身汗,雨天一身泥”常是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半岛综合体育,平凡而光荣、重要而辛苦。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,环卫工人作为“城市美容师”,为城市发展添绿换红,让城市窗明几净、环境整洁。
即日起,本报推出“致敬‘城市美容师’”系列报道,将镜头对准长期扎根蓬江一线的环卫工人,通过聚焦他们在环卫一线的工作经历,畅谈他们在工作中的深切感悟,以此见证蓬江环卫事业近3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。
2019年2月,中央、国务院联合印发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,提出要将大湾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,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其中,城市环境卫生是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基础。如何让城市的环境卫生提质增效?
2019年起半岛综合体育,蓬江区率先在全市推行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,主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,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、有实力、专业强、口碑好且具有成功案例的企业,承担环卫一体化保洁作业项目,打开城乡保洁和管理的新局面。
在一体化改革的大背景下,蓬江环卫工作打破了以往条块管理的壁垒,一次性完成增设备、增人员、增设施的三重提升,环卫服务从过去的“扫大街”变身为“城市管家”,担起城市空间这个家园的整体环卫职责;传统人力手推车的旧式作业模式,变成“人工+机械”综合模式,作业效率和保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;农村镇街环卫设施破旧、环境保洁水平低的落后局面得到改变,垃圾收运链条不断完善。
1984年,16岁的彭凤娟进入环卫行业。当时她个子小,几公斤重的大扫帚用起来十分费力半岛综合体育,又因为不懂发力,晚上回到家腰都是酸疼的。
“这个职业以前被叫‘夜来香’,干得辛苦又没人看得起半岛综合体育,没人愿意做。”彭凤娟坦言,当时,由于社会对行业的偏见,被冠上“环卫”标签后,同事择偶的难度都更大,很多人瞒着自己的职业,部分男同事甚至为了结婚选择辞职。年轻的彭凤娟也一度想打退堂鼓,但在家人的劝说和领导的关心爱护下才留了下来。
当时,负责蓬江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机构还是江门市环境卫生管理处,承接仓后、堤东、白沙三大片区的马路清扫、厕所保洁、垃圾清运工作。“总共就100多人,从早上5点到7点大扫结束后,还要步行推车去倒垃圾,中午、下午再根据情况保洁一到两次,一天工作8小时,能扫多少是多少,走到哪里是哪里。”彭凤娟说。
彭凤娟介绍,因为综合人力效率低,旧式设施设备不齐全、不密闭,市民素质不高等原因,改革前,尽管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更大,但城市环境质量仍不尽人意,群众对于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还有较大期盼。
近年来,随着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成果巩固提升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品质追求,中心城区也朝着更高颜值的市容环境努力。
2019年,蓬江区率先在全市推行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。2021年,更将中心城区一体化改革经验向乡镇农村推广,在全市率先完成城区、乡村全域环卫一体化。综合清扫保洁正式作为一大项环卫保洁服务内容交由专业公司负责,将作业范围到作业时间,操作规范到形象守护,劳动纪律到奖惩制度都作了明确、详细要求,相关条目超过30项,标准要求精准细化为各项数据。2022年之后,统筹推进蓬江城管环卫深度融合工作,纳入全区城市管理“一盘棋”“一张网”。
“机扫的保洁时代来了,扫街车成为道路清扫的主要力量,主次干道都是机械化作业,人力劳动成本减轻的同时,释放了更多力量开展精细化作业模式,城市环境自然更好了。”彭凤娟说。
今年3月,年满55岁的彭凤娟正式退休后回顾自己的环卫职业生涯,感叹“累并幸福着”。“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巩固,中国(江门)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系列大型活动,在这座城市发展的几大节点上,我们环卫人都承担了重要的责任”。
对于环卫行业的变化,彭凤娟这些年看在眼里半岛综合体育,“随着政府对环卫群体的关注,连续五年提升我们的待遇,加上社会对环卫工人宣传的加强,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被尊重。如今别人问起我,我都会大方告诉他们我是‘城市美容师’。”彭凤娟笑着说。
原标题:《【致敬“城市美容师”】蓬江区“城乡一体化”打开保洁管理新局面!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